一、 表面現象
漆膜起鼓起泡或破裂、漆膜脫落
二、 主要成因
1、 膩子疏松、底材強度不夠、脫落
2、 基層處理不當,表面有油污、浮沉。底材堿性太高,造成粉化脫落。
3、 施工溫度低,漆膜未能形成連續的漆膜,造成乳液不能固化成膜。
4、 墻面基層水分含量過高
5、 中涂乳液含量太低,造成中涂層與基層的附著力不夠。
6、 基層透水,造成附著力下降,破壞表面漆膜
7、 涂層過厚,造成漆膜起鼓。
8、 前一道期末未干透,就進行下一道涂膜施工,造成漆膜內部水分包裹,水分揮發漆膜表面起鼓。
9、 基層表面態光滑,造成漆膜語音基層附著力不好,造成脫落。
10、 封閉底漆粘度高,干燥態快,滲透性差,底漆漏刷。
11、 多彩涂料,保護乳液含量太少,造成附著力不夠。
三、 解決辦法
1、 基層處理,對墻體有空鼓、開裂處進行修補。
2、 選擇合格的外墻的膩子。膩子養護、達到硬度要求。
3、 選擇滲透力強的底漆,可提高膩子層硬度。
4、 涂刷底漆、口度不宜過高、口度高會影響滲透性,干燥速度不宜過快。
5、 可用乙二醇和水來調節、避免漏刷。
6、 中涂乳液含量不低于25%,保證中涂于底漆的附著力
7、 水包砂涂層較厚、分兩次施工、首次干透后再進行下一遍施工。
8、 對于有滲水位置,基層要進行防水處理。
9、 提高罩光油乳液量可提高漆膜強度。
10、 多彩涂料、分離體、基礎漆、保護乳液配比需合理。保護乳液在整。